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校团委聚焦劳动育人、实践育人、服务育人,持续深化劳动教育品牌建设,将劳动教育与思政育人、专业实践紧密结合,引导青年学子在躬身实践中传承劳动精神,在服务社会中彰显青春担当。
活动期间,各二级学院团委通过丰富多样的实践形式,将劳动教育融入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从劳动实践体验到劳模事迹宣讲,从劳动知识竞答到志愿服务行动,以多元形式传递劳动之美,激发师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热情,为校园注入昂扬向上的奋斗气息。
经济管理学院开展“劳动点亮生活,奋斗成就未来”主题活动
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推进“五育并举、融合育人”的实施,提高学生主动劳动意识,在五一劳动节到来之际,经济管理学院团委联合“财经苑”一站式学生社区,围绕“劳动点亮生活,奋斗成就未来”主题,组织三千余名学生开展沉浸式劳动体验、宿舍文明创建、校园环境美化等系列活动,让青年学子在躬身力行中触摸劳动温度,致敬平凡坚守,涵养奋斗品格。
学院以团支部为单位,开展了“学劳动精神,做时代先锋”专题学习活动。活动过程中,团支书们通过故事分享、视频学习、案例讲解等形式,帮助同学们学习新时代劳动精神的实质内涵,引导广大同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倡导同学们形成“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
学院组织学生分组沉浸式体验校内后勤岗位。在图书馆,同学们化身“图书管理员”扫码归类书籍;在宿舍服务站,协助工作人员爬楼检修设备、分发物资;在校内超市,B会计241班陈松首次担任收银员,手忙脚乱中打翻购物篮,却收获顾客的暖心鼓励。B信管241班黄子豪顶着烈日骑行配送,体验校园外卖员生活,途中因颠簸洒出汤汁,他主动向顾客道歉并自费补偿,“外卖小哥教会我的不仅是速度,更是责任。”
学院将劳动教育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发起“文明宿舍”创建活动。同学们以班级为单位,对宿舍进行全面清扫,整理内务、清除卫生死角,共同营造整洁舒适的居住环境。
为强化责任意识,学院组织学生参与校园环境美化行动。同学们分组清理绿化带杂草、捡拾白色垃圾、整理乱停放的自行车、打扫教学楼楼梯……阳光下,他们忙碌的身影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同学们纷纷表示:“劳动不仅是汗水,更让我们感受到维护校园环境的责任感,今后会更加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供稿:朱碧玲
创新创业学院、优培学院(合署)开展“舌尖上的劳动教育”主题实践活动
为深化新时代劳动教育内涵,4月23日,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创新创业学院联合“优学菁培”一站式服务社区开展“舌尖上的劳动教育”主题实践活动。活动组织近百名师生走进希望大道校区一期食堂后厨,通过“沉浸式体验+传统文化传承”的创新形式,让劳动教育在烟火气中落地生根。
下午三时许,首场“后厨探秘”揭开帷幕。全副武装的学子们在后勤集团餐饮部主任王师傅带领下,依次参观食材检测室、中央厨房与智能烹饪区。“刀具消毒柜温度必须达到125℃”“生熟砧板实施色标管理”……随着王师傅的细致讲解,现代化餐饮管理系统与人工质检的完美配合,让同学们惊叹不已。透过明厨亮灶的玻璃幕墙,切配员张阿姨正处理食材,案板与刀具碰撞的韵律,奏响后厨特有的劳动乐章。
随后,面点师傅化身“劳动导师”,现场展示传统面食技艺。行云流水的擀皮、手法娴熟的包馅,将包饺子的技巧演绎得淋漓尽致。同学们纷纷挽起衣袖、跃跃欲试,揉面、塑形、捏褶间,欢声笑语此起彼伏。这场充满烟火气的实践课堂,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生活技能,更在协作互动中深化了同窗情谊。当暮色渐浓,热气腾腾的饺子出锅,大家围坐分享劳动成果时,“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古训化作舌尖上的深刻体悟。

供稿:全莹
土木工程学院开展“关爱老人,情系五一”志愿活动
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奉献精神,4月23日下午,土木工程学院志愿者们赴新城社区福利院开展“关爱老人,情系五一”志愿活动,为老人们送去了节日的问候与贴心的服务。
活动伊始,志愿者们迅速分组,投入到为老人整理房间的工作中。他们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有的负责打扫地面,有的认真擦拭门窗,还有的细心整理老人的衣物和日常用品。在整理床铺时,志愿者们动作轻柔,将被子叠得方方正正,床单铺得平平整整,为老人们打造了一个整洁、舒适的居住环境。一位志愿者感慨地说:“看到老人们居住的环境因为我们的努力变得更加整洁,心里特别有成就感,也更加坚定了我们继续参与志愿服务的决心。”
为了给老人们带来更多的欢乐和陪伴,志愿者们精心策划了一系列趣味小游戏,如“帽子传递”和“触摸猜物”,老人们积极参与,笑声不断。志愿者们还精心准备了文艺表演,包括歌曲、舞蹈等节目,为老人们带去了欢乐与感动。
此次“关爱老人,情系五一”志愿活动,不仅为福利院的老人们带来了精神上的慰藉,也让志愿者们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到了关爱他人的快乐和意义。

供稿:徐佳
电气工程学院开展劳动节主题实践活动
4月23日下午,电气工程学院联合“电翼护航”一站式学生社区在北校区开展“点亮劳动之光,铸就青春辉煌”劳动节主题实践活动。学院学生会、团委主要学生干部、青马班学员及志愿者参加。
志愿者们在北校区操场集合,实践部部长范智永为大家讲述五一劳动节的历史渊源,大家逐一分享身边感人的劳动故事,既有父母坚守岗位的奉献事迹,也有自身参与志愿服务的难忘经历。在互动环节,大家围绕日常劳动习惯养成、实用劳动技能提升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现场氛围活跃。随后志愿者们身着红色马甲,活跃在食堂、校园、操场等地。他们化身“后勤小助手”,穿梭于餐桌间,引导同学分类放置餐盘,主动清理桌面残渣,快速有序地将餐盘运送至清洗区;他们化身“校园清洁工”,清理跑道缝隙、草坪角落的垃圾,重点打扫了绿化带等卫生死角。
本次活动系电气工程学院开展的信仰公开课活动之一,以劳动节为契机,引导学生在劳动中增强社会责任感与团队协作精神,在奉献中展现爱心与担当,感悟劳动价值的多元性。


供稿:单曼曼
数理学院开展“爱鸟护鸟,万物和谐”劳动节主题活动
为增强大学生生态保护意识,以实际行动践行劳动精神,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数理学院组织徐秀娟黄海湿地保护志愿者协会志愿者于4月26日走进黄海湿地博物馆,开展以“爱鸟护鸟,万物和谐”为主题的科普宣讲活动。
协会志愿者讲解员准备全面,认真负责,系统介绍了黄海湿地作为全球候鸟迁徙重要中转站的生态地位以及湿地的形成过程、生态功能。志愿者们通过生动的图文展示、珍稀鸟类标本及互动影像资料,让参观者们了解到震旦鸦雀、勺嘴鹬等珍稀鸟类在盐城湿地栖息繁衍的故事,深刻认识到湿地保护对维持生物多样性的关键作用。志愿者还结合盐城“世界自然遗产”的生态价值,讲解鸟类迁徙路线、栖息地修复工程等知识,激发了参观者们用科学思维关注生态问题的热情。
活动中,志愿者重点讲述了我国生态保护领域的杰出代表——徐秀娟烈士的事迹。作为我国环保战线首位因公殉职的烈士,徐秀娟为守护丹顶鹤献出年轻生命的感人事迹,深深触动了在场参观者。

供稿:陈亚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