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营造我校人文社科学术氛围,搭建校内外专家、学者间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思想碰撞和交流互鉴,提升文科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7月29日全天,学校在希望大道校区行政楼9楼视频会议室举办2025年暑期文科学术沙龙第一阶段论坛――在研国家基金项目进展情况汇报会暨研究创新点分享会、校内教育学博士论坛。校党委副书记薛浩出席并致辞。教育科学重大项目完成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胡建华教授,曾经担任过社科处长的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包雅玮研究员和盐城师范学院教务处处长易高峰教授担任点评专家,文科学院科研负责人、文科国家级、省部级在研项目负责人及团队成员、校内教育学博士、对文科科研感兴趣的老师、研究生代表和社科处、高教院全体人员100多人参加论坛。论坛分别由社科处副处长焦微玲、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长宋青主持。
在29日上午的在研国家基金项目进展情况汇报会暨研究创新点分享会上,薛浩强调,高级别社科项目是学校核心竞争力和学术影响力的重要体现,顺利完成项目,不仅关系个人的学术声誉,更关系学校的高质量发展。他对在研项目负责人提出三点期望:一是要珍惜交流平台,深度参与,通过思想交流碰撞,在比较和借鉴中激发更强烈的创新意识和更广阔的创新思路;二是要聚焦创新突破,追求卓越,力争产出更多具有原创性、标志性、引领性的重大成果;三是要胸怀“国之大者”,服务国家发展,将个人学术追求与国家需求、社会关切紧密相连,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李争光、王文广、马荣、丁建洋、张军、薛浩、沈晓梅、周晓燕、陶文俊、李如友(按照获得项目的时间先后为序)等10位在研国家基金项目负责人汇报了项目进展情况并分享了研究创新点,项目涵盖经济管理、设计艺术、高等教育、区域发展、音乐文学、民族政策、旅游产业等多个领域,既扎根深厚学术土壤,又敏锐回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社会发展前沿问题,生动展现了我校文科研究百花齐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
两位专家分别对10个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进行逐一点评,包雅玮研究员聚焦理论建构、学术创新和现实意义等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易高峰教授从课题研究方法、数据精准采集和成果高效转化等维度进行专业指导,建议在研项目负责人要长期专注、深度扎根,进一步强化团队协作并培育标志性成果。
在29日下午的校内教育学博士论坛上,薛浩指出,暑期文科学术沙龙是我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交流的品牌活动,此次举办校内教育学博士论坛,是学校首次将全校30多位教育学博士和博士生齐聚一堂,开展学术交流和研讨。作为教育学研究的新生力量和中坚力量,他希望全体教育学博士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展示研究成果,分享学术见解,通过思想碰撞和智慧交融,坚定学术信心,拓展学术视野,用勤奋和汗水书写自己的学术篇章,为学校高等教育研究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南京大学高等教育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丁建洋教授、扬州大学教育博士吴晓静副教授、厦门大学在读教育博士阳韬副研究员、曲阜师范大学在读教育博士方璇、扬州大学在读教育博士程云庆、西北师范大学在读教育博士胡宗群、韩国又石大学教育博士魏语婷、王晶晶、许晶晶等分别结合各自高等教育研究的领域,从问题提出、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创新等方面进行了学术分享。胡建华教授深情回顾了高等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并从研究选题、概念界定、研究设计、研究结论等方面对9位博士的分享进行了逐一点评和有针对性的指导。
大家纷纷表示,此次文科暑期学术论坛内容丰富,涵盖了多个领域和主题,为文科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与交流学术成果的舞台,激发了文科教师的学术创新热情,为学校文科研究的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广阔视野和探索方向。
本次活动由社科处和高等教育研究院共同主办,下一阶段,各文科学院还将陆续举办暑期文科学术沙龙系列活动,进一步营造浓厚科研氛围,促进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高质量发展。
胡建华,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省部共建南京师范大学立德树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全国模范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高教学会评为“从事高教工作逾30年高教研究有重要贡献学者”。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重点课题等多项研究课题,出版多部学术著作,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获得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多项科研成果奖。主要学术兼职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高教研究》编委会委员、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重点文科研究基地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等。
易高峰,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盐城师范学院教务处处长(原社科处处长)。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国家自科基金面上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课题11项。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省本科优秀毕业论文一等奖(指导教师)。咨询报告获国务院办公厅采用、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Top1%学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