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闻
     
   【中国大学生在线】快看!盐城工学院军训场上最亮的星
 
通讯员:张馨月 陈卫嵘 苏思恬 刘涛 江莹       责编:吴健彦       审核:赵迎华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25-09-18 08:32:05
 

快看!盐城工学院军训场上最亮的星

原创 盐城工学院 张馨月 陈卫嵘 苏思恬2025-09-17

9月15日上午,我校电气工程学院学生徐超、李炳臣载誉归来,投身新生军训,让阅兵场上的荣光与精神在校园接力。

9月15日上午

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在YCIT的操场上响起

两个身影点燃了军训现场

微信图片_20250917102617_27_805.jpg

徐超、李炳臣的正步示范

他们就是我校电气工程学院学生徐超、李炳臣,分别以民兵方队、预备役部队方队成员的身份,参加了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昂首阔步走过长安街,将盐工学子的飒爽英姿定格在这一历史性时刻。如今,载誉归来的他们投身新生军训,让阅兵场上的荣光与精神在校园接力。

方阵里的盐工身影:徐超——民兵方队中的“铿锵玫瑰”

“正步走!”随着指令下达,身着迷彩服的徐超与351名女民兵一道,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向天安门方向行进,惊艳全场。阳光洒在她挺拔的身姿上,帽檐下的目光坚定如炬,每一次踢腿高度精准控制在25厘米,每一步步幅严格保持75厘米,手臂摆动的角度分毫不差,与身旁战友形成一道笔直的“钢铁线条”。

微信图片_2025-09-17_102755_694.jpg

徐超在民兵方正身姿挺拔

为了这短短几分钟的受阅时刻,徐超经历了半年多的极致淬炼。从接到选拔通知起,她便开启了“朝五晚九”的集训生活。清晨,天还未亮,她已在训练场进行训练,每天10小时、单次站立1个半到2小时的训练成为日常;正午,地表温度超40℃,她与战友们站在烈日下练队列,汗水浸透迷彩服,在后背凝结出层层盐渍,身上的背带甚至把后背烫出了印记。这个夏天,她整整用完了4大瓶防晒霜。

微信图片_2025-09-17_103447_615.jpg

徐超的训练服每天都被汗水打湿

选拔过程中,面对“从万名参选民兵中筛选”的严苛标准,徐超凭借不服输的韧劲一次次突破自我。高强度的训练让她踢坏了2双作战靴,更磨破了脚。脚上水泡破了又起,起了又破,有时候疼得受不了,都是吃了止疼药接着练,“只要能留在方队,这点痛不算什么!”最终,她以动作零失误、精神状态饱满的表现,成功获得正式参阅资格,并被评为“四无”个人。

微信图片_2025-09-17_103533_071.jpg

训练中被徐超踢坏的作战靴

微信图片_2025-09-17_103631_799.jpg

由于脚被磨破太疼了,无奈只能把靴子后跟剪掉继续训练

方队中的热血担当:李炳臣——预备役方阵里的“训练之星”

同一时刻,预备役部队方队中,李炳臣的身影同样引人注目。他身姿笔挺,胸膛挺起,下颌微收,每一次正步落地都掷地有声,仿佛要将对祖国的忠诚与担当,通过坚定的步伐传递到脚下的土地。作为方队中的一员,他与战友们组成整齐的方阵,步伐铿锵、气势如虹,成为天安门广场上一道震撼人心的风景线。

微信图片_2025-09-17_103731_858.jpg

阅兵参训期间李炳臣表现出色

因为李炳臣阅兵参训期间的出色表现,被评为“训练之星”,他所在部队的两位首长,专程来到学校颁发表扬信、反馈李炳臣执行专项任务的现实表现。他们指出,阅兵训练既是对体能极限的挑战,更是对精神意志的淬炼,包括李炳臣在内的所有参训官兵,在半年多时间的阅兵集训、考核与最终的受阅,经历了一场对意志、体魄与精神的极致淬炼,他们以每一个精准动作、坚定步伐,展示国威军威、告慰革命先烈、抒写军人的忠诚担当。

李炳臣表示,从盐工校园走向长安街的检阅场,一直支撑自己的是信念,是使命,是永不褪色的军人本色。更有意义的是,9月3日也是他的生日,在这一天体会到了“一次受阅,终身光荣”。

微信图片_2025-09-17_104009_394.jpg

李炳臣脸上的晒痕,是见证他顽强毅力的“勋章”

军训场的 “阅兵式指导”:带领新生解锁军训 “标准姿势”

如今,徐超、李炳臣将阅兵场上的严谨与坚守,带到了盐工新生军训的训练场。徐超负责新生标兵的训练,她细致讲解站姿的动作要领:“头要正、颈要直,下颌微收,目光坚定平视前方;双脚呈60度夹角分开,脚尖向前……”

微信图片_2025-09-17_104134_050.jpg

徐超向新生讲解动作要领

李炳臣则仔细调整持枪方阵新生们的动作要领,新生们在他的指导下,认真打磨每一个动作。他们眼神紧盯前方,跟着李炳臣的指令反复修正,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却没一个人抬手擦拭。

微信图片_2025-09-17_104301_688.jpg

李炳臣调整新生们的动作

军训间隙,两人为同场训练的新生们做正步示范,同学们纷纷投以敬佩和崇拜的目光,更有人忍不住发出赞叹。

微信图片_2025-09-17_104353_342.jpg

训练场多次爆发出热烈掌声

原本稍显疲惫的训练场,瞬间被这份热血与震撼点燃。

校园里的荣光延续:从阅兵荣光到校园成长的青春接力

从天安门广场庄严肃穆的受阅方阵,到盐工校园充满朝气的军训操场,徐超、李炳臣两位同学用行动生动诠释着“退伍不褪色,青春勇担当”的信念与追求。

两人返校后都主动加入护校卫平安志愿组织“盐工卫士”,他们的成长同样耀眼。李炳臣服役期间,荣获“优秀士兵”嘉奖并加入中国共产党;返校学习后,不仅先后斩获单项奖学金、一等奖学金,还在大学生物理实验创新赛中拿下省二等奖与国家三等奖,更获评新生军训“优秀教官”,全方位展现着退伍军人的过硬素养。

同为“退伍不褪色”的典范,徐超退役复学后,也始终保持着奋进姿态。学习上,她勤学好问、查漏补缺,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多次获得校级奖学金,获评“三好学生”;协助组织校内大项活动,组队参与校级大创项目并发表省级期刊;多次在盐工羽协羽毛球比赛中获一等奖,更代表学校参加盐城市运动会羽毛球、排球项目,均取得优异成绩。

微信图片_20250917105017_28_805.jpg

徐超、李炳臣在盐工的合照

两位同学的成长,离不开学校的悉心培养与国防教育的深厚土壤。正如党委副书记、校长邵荣所说,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两位同学的成长经历是学校育人成果的生动体现。他表示,学校将继续通过开展国防教育课程、组织军事理论讲座等活动,将红色基因融入日常教育,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师生心中生根发芽;同时也将动员更多青年学生响应国家号召,携笔从戎、报效祖国,展现新时代盐工青年大学生的责任担当和家国情怀。

图片拍摄:刘涛、江莹

https://xyh.univs.cn/a/xyh_xyh_ycgxy/250917/2019453.shtml?source=xyh



 
来源:中国大学生在线         

copyright: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19  

盐城工学院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37185号-1 

地址:(希望大道校区)  江苏省盐城市希望大道中路1号      

          (建军东路校区)  江苏省盐城市建军东路211号 

邮编:224051                  电话:+86-515-88168666